與學生常接觸 , 學生接收地到是情感的關心
而非 , 言語上的要用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愛‧上課》叛逆孩子 只是缺一點關心
【聯合晚報/謝鎔鮮】

「如何讓學生愛上課?」一個簡單問題讓古今中外的為人師表傷透腦筋,更難者,「如何讓叛逆學生愛上課?」

一位國中老師面對叛逆大姐頭、躁鬱症小子、蹺課少女、低智學生、新台灣之子等各路人馬,他將教學經歷寫成著作「愛.上課」,是市面上少見談論國中教育的書籍。作者熱血教師阿倫面對千奇百怪的學生,以遊戲、推理式教學,啟發學生擁抱課業與人生,讓這「天下第一班」全班選擇繼續升學。

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長期輔導弱勢學生,也認同作者教學理念。他認為面對學生,法寶無二,「關心」而已。

「孩子為什麼會聽話?要不是為了前途,就只是因為對老師很服氣。」李家同說,很多孩子看來叛逆,其實只缺有人關心。例如有個長期輔導的中輟生堅持在外打工,但工作環境牽涉黑道,出入複雜,他勸學生及早辭職,孩子才聽勸離開。

「其他師長一定也勸過,但學生為什麼只聽我話?是我比較會講大道理嗎?不是,因為只有我常跟他聊聊近況,孩子才會回報我的特別關心。」李家同感慨的說,現在教育體制只關心菁英學生,課業、經濟弱勢孩子無人聞問。等到出事,學校輔導系統根本起不了作用。

「品德跟成績關係其實密不可分。」李家同認為,很多學生本性良善,但一路升學課業屢屢受挫,學生自認沒有前途,透過搞怪、叛逆行為自我放棄或引起大人注意,周遭大人別先責罵,應該瞭解孩子行事動機。

李家同以一位老師分享的小故事舉例。他說,老師班上有個學生成績落後、調皮搗蛋,經老師多方訪查,才發現學生家長靠打零工維生,學生從鄉下搬至都市邊緣與奶奶同住,時常三餐不濟。老師決定,每天買一個便當送給他,但開出一個條件:必須先在校完成功課,才可領便當回家,結果學生表現竟漸漸好轉。

「只叫他用功是沒用的!」李家同說,老師、家長總責罵孩子怎麼不用功,但有時是學生程度早已落後現有課業,盯著書本再久也欲振乏力,「小學基礎沒打好,等到國中才挽救為時已晚。」李家同說,輔導課業不能光靠伴讀,大人應瞭解孩子在哪個階段出現學習問題,補強基礎,才能真正幫助學生。

在書中,作者的教師同僚很納悶,他用了什麼魔法改變學生?作者阿倫寫下,「對許多學生,家庭、學校都如同人間地獄,當他們快要徹底絕望、喃喃自語說:『我在這裡,有誰可以發現我?』而我剛好路過,問了一句:『咦?你在這裡做什麼?』只是這樣而已。」還有多少學生等待像作者、李家同這般師長出現,等待一句關心的話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arlie012012 的頭像
    charlie012012

    charlie012012的部落格

    charlie01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